close

11/12  天氣雨,谷關正是大雨滔滔,大到我們都不知道是否上山~ 既然這樣就先找地方睡一下吧~ 結果我們一行人還真像流氓一樣,癱坐在人家便利商店的座椅上(大眾觀光區一大早,又下著大雨,一個人影也沒有!?)

上山的入口在我們正對面,要隨時出發也是可以的,可是當下大伙都很自覺地找時間趁機補眠,有人則悠悠的盯著螢幕滑手機,此刻的谷關整個非常的安靜~

1-11.jpg

那我們身旁的這隻大熊(懶熊?)靜靜地陪著我們,可否被我們上山抓熊的決心給震懾了? 還是看到我們的的怠惰,只好默默地盯著我們? 但牠預告了我們今天精彩旅程!!

1-1.jpg

下意識正模糊,知覺正沉入深淵之際,突然間店內音樂大響!! 跟剛剛催眠曲調有極大的反差,我們佔用別人的位子也心有理虧,大家眼神互相會意一下,都很自動的起身走人,都知道店員是在趕人了. 但說真的,這店員真是極其好心,也知道我們是因為大雨的無奈下,被困於此處,也不忍心打擾我們,當雨一停,馬上給我們個很有默契地提醒,大伙也不是大爺們,就地買齊物品,8點半待裝出發!!

 

8:38  我們出發了! 感謝老天給我們這個空檔可以出發~ 走下去一小段的台階,旁邊有幾家尚未營業的商店,過了這座吊橋就是捎來步道口了.

2-1.jpg

正當晃過吊橋,面對者峻峭的山峰,也不清楚它是否是我們的目標?

比起早上剛抵達谷關的波陀大雨,出發時,天氣尚可,幾絲的雲煙繚繞山頭.

2-2.jpg

 

捎來步道 - 很大眾的健行步道,石階整修完善,每階距離平均,兩側扶手良好,但是爬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陡坡,對爬山的人也許是輕鬆小菜,但是對一般大眾肯定是爆汗水三溫暖的行程了.

9:05  來到的涼亭,這裡是捎來步道的最高點,兩邊各有一條下山的路.面對一排癱坐在涼亭上累壞的觀光客,我們卻不能停留太久,畢竟剛熱完身,喝口水就要出發了.

3-1.jpg

後面這一條就是我們要走得路,波津加的登山口,我們由此轉進去.

3-2.jpg

9:12  剛出發就看到路旁的紅色告示牌,直接清楚告知:全程7.2K!! 這應該是要防止不知情的觀光客誤入此境,可見整體設施規畫應該是得非常完善.

3-3.jpg

開始首先要走一小段下坡,但真的不太陡,大家都走得很閒情,途中還經過像是個小舞台的地方,可以讓大家拍拍照,在身軀尚未被這峻山摧殘前,我們才有此機會盡出花招.

9:17  再來接著上坡,雖然路徑上有些裸岩及樹根的阻礙,但還能只用雙腳踏步向上.

4.jpg

10:17  路越行越陡,步伐越跨越大,但此時擔心的是 - 雨越落越大,我們走在密林之中,都還能被淋到,可見雨實在不小.

5.jpg

10:30  當我們行經這片岩壁時,我不知道為什麼不自覺地拿起手機拍下這張?!

這片削直的岩壁還蠻醒目的,整片岩面上有如豆腐塊的交錯切縫,是否長期受雨勢拍打,右邊有幾塊已經各自崩離而落下山谷.

6.jpg

再來的時間,因為雨勢漸增,況且在雨衣下披覆下,全身已經悶熱難耐,實在不太有甚麼心情拍照~

基本上,我們一路向上爬,因為整段路並不難走,土徑上也有一塊塊的裸露岩石,反而是各各清楚的踏點,我們且在靠近1.5K的平台稍作休息,這裡剛好是往涼亭的中間點.

再繼續行走,跟前面的路差不了多少,但漸漸地有要雙手攀爬的機會,一直到...

10:50  之字型陡坡的出現,路況和前面相比明顯較為惡劣,枯枝散落,倒木橫躺,亂石傾下,每個跨步都感到吃力許多,為此整條路徑都為山友架設了鋼條繩索,還是不得不說"真是太貼心了!",就在向上爬的此刻,與許多下山的山友交會,原本以為是已經早早攻頂返回,沒想到他們都是天氣因素,在前方不遠處就先折返了,可見這樣的路況和天氣,打斷了多少山友的雄心,但真要說,凡事應量力而為,登頂只是種欲望,安全歸來才是爬山最大的收穫.

7.jpg

10:50  接下來的亂石瀑,也是唯一一處要穿越崩落而下岩塊,才是本日最大的挑戰,不然原本拖行有些距離的後隊,怎麼突然都被前隊塞住了呢?  因為大家不得不放慢腳步,小心翼翼地踏在濕滑的岩塊上,深怕一不小心沒滑倒受了傷,還要麻煩其他同行友人,如果真的滑倒在這些有菱有角的堅硬岩塊上,想起來也真不好受.

8.jpg

接下來的路還是亂石加枯枝沿路而上,雖然林相並無變化,但可以感受到樹梢透析出的光線越來越亮了,以常在爬山的直覺,這告訴我們離稜線越來越近了,而且平緩將至.

9.jpg

11:20  果然,平緩而好走的稜線出現在我們面前! 當遇見2.5K木樁,再0.2K會抵達涼亭,大家的步伐突然飛快,在平緩的路徑上,走沒幾步路就到了,另一個原因是我們背包有秘密武器,讓我們有源源不絕的動力~

10.jpg

一到涼亭,大家紛紛卸下背包和脫下雨衣,在惡劣的天氣下,有避雨的地方就能感受到安心舒適.

而我趕緊拿出食物填充那飢腸轆轆的腸胃,其實腹部早已空虛,最後一段的好漢坡時在榨乾所剩的能量,每提一步都牽扯著胃部糾結.我本來以為馬上就要換上輕裝上到三角點,盡快把食物塞得滿嘴都是,結果看見開火的傢伙都亮相了,原來大家決議先吃個飽再上路~

10-2.jpg

這就是今日行程的秘密武器,左薑母鴨,右羊肉爐,只能說大家在這個小小屋簷下(也只有屋簷)聚在一起享用這兩鍋,要先感謝發起人的用心,背負者的苦勞,還有大家的參與意願,總是個緣分~

在這種天候下,口中咀嚼熱騰騰的美食,心中也有暖暖的幸福感,同時虎頭蜂的前鋒兵的多次前來查探,大家早有應對常識(不可揮打),再加上鍋中之物更加誘人,大家竟是無暇理會那小小昆蟲的來訪.

我不知沉浸在這幸福中多久了,發現眼前的大家已經癱著不動了,鍋子也即將空空見底,剩那一些些殘存,掌鍋人大聲吆喝幾聲,詢問有沒有人要在吃的,大家紛紛舉起手,微弱的擺動來表示真的飽了.

10-3.jpg

我們隱藏的絕招 - 不知哪位仁兄辛苦背上來的 - 58度金門高粱,湯頭大滾時,趕快加一加讓酒精早些揮發,不然在濕滑泥濘的路徑上,如果大夥又來個迷蹤步,可能馬上就要變成泥鰍神功了.

10-4.jpg

13:07  再度出發,此時背無重物,腳步輕快.再來的路並不太好走,沿稜線陡直而上,還須要大步跨過多個岩塊,但胃已滿足,則不畏險途. 剩400M就上到三角點了!

11.jpg

很多岩石區,不是用雙腳就能平平穩穩就踏步向上,需要手腳併行四輪驅動,但岩面上竟然有貼心的嵌踩點,或ㄇ字釘讓人更好踩踏,步道維護可說是頗用心. 可能是七雄名氣之響亮,得到不少額外的照護.

12-2.jpg

剛見到這些文明遺物,讓我疑惑了一下,但越接近頂端,就發現這些電線桿是一排連起,不知道是何時建造?但以木質材料和這樣的設計,應該是非常有歷史的遺物了,這原始的大自然中突然見到有些人文建物,有些熟悉,又有些突兀,在過往的歲月裡,有人在熊被上扎下一排芒刺,經過了風霜歲月,卻還是深入里肌,但已逐漸被當事人遺忘. 後來回家查詢,這段路線是台電的保線道路,但令我非常不解,保線道是用於修築區域輸電的高壓電塔所開闢的道路,此地既無大型電塔,而細細的木杆也無法完成區域輸電的重責大任,可惜網上能查詢的相關資料實在不多,可能要有請年事已長的台電員工或史料館館長才能為大家解惑了.

12-3.jpg

13:27  行至盡頭,就是這一支標竿迎接我們,大家都攻頂了! 地方還真的不寬闊,只能剛好容下我們一行人拍照.後面有一條小路,在想是不是另一條登頂的路線.

我們一行人輪流拍照,團體照,小組照,個人魅力的獨照,山頭小,拍照要花費一些時間,但大家都知道時間有限,等大家都拍到滿意後,就趕著下山了.

13.jpg

13:39  正要離開時,天氣還是欠佳,但此處視野開闊,有幾顆從岩層裡冒出的松樹,直挺地佇立在山壁上,對面的山容則在迷霧中若隱若現,還是能感受到身處的山頭是如此峻峭.

13-1.jpg

14:33 正當要下走坡時(2.4K處),突然雲霧散開,天氣變得溫和一些,這樣回程也心安一些,開心的隨手用照片記錄一下心情.

14.jpg

16:29 我們全隊回到了捎來登山口,一路下山果真沒在下雨了,大家的腳步也是一路輕快,交談中,充滿了愉悅的笑聲,因為跟上山苦戰的心境有所不同,除了完成抓熊任務外,下個節目 - 谷關溫泉 - 正要緊接著撥出呢~

 

"波津加"名稱來由: 谷關七雄排行老四(是照三角點高度排行)的波津加山,大家流傳山名是因為山勢險峻,上坡陡急難行,而被山友戲謔取作"波津加"(坡真崎),實則不然,"波津加"其實是日語漢字,音是Hatsuka,原為泰雅語 "努力" 的意思, 據說早年部落的人因為要爭奪獵場的配置權利,而選定這座山,各組人馬由四面八方出發,看誰能最先抵達山頂的競爭方式.((參照: 標題 299-隱藏在波津加山的密碼 的blog文章,和 登山補給站 malonlon(阿噴) 熱心的貼文)),目前網路上充斥著漢人閩南語發音的說法,爬山時揶揄一下是難免,但沒人願意事後多花點心思去查證,而且都已"據說"的方式散布於網路上,每每看到就有些倒胃口,也許我找到的資料也不盡正確,但至少是個合理的解釋,在此給各位參考參考.

其實我對山友流傳的這個(坡真崎)名稱也不予置評,雖然山頭有些峻峭難行,就算把後期人為規劃的安全設施移除,對長期有在行走中級山的朋友,應該不會過於困難,頂多是岩壁不好踩踏罷了. 若以現有步道的規劃去做評論,對一般山友實在是容易親近的一個山頭,原因是它的路程不算太長,是健腳們不用半日的行程,外加安全設備的規劃頗為完善,對剛開始爬山的朋友,只要小心慢行即可,並不太會有摸黑的風險存在.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缺德 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